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14日 星期日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全球宗教> 活化教學‧素養學習 2020星雲教育論壇首場圓滿

全球宗教

字級

活化教學‧素養學習 2020星雲教育論壇首場圓滿

【人間社記者 楊媛甯 台東報導】 2020-10-25
2020年星雲教育論壇以「活化教學‧素養學習」為主題,因應108新課綱上路,校方、家長、學生無所適從,如何從「自發、互動、共好」的核心理念,延伸連結生活情境,活化學習與應用。

第一場次10月24日於國立台東大學湖畔講堂舉行,特別邀請學思達創辦人張輝誠及台中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蔡淇華進行主題論壇,並邀請星雲教育獎獲獎的典範教師分享自身經驗及感人故事,吸引150餘位的各級學校教師、實習教師及關心教育的家長參與。

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舉辦星雲教育獎8年,每年選拔不同教育層級的傑出教師,獎掖教師們對教育的奉獻與成就,自4年前開始舉辦星雲教育論壇,提供獲選星雲教育獎典範教師一個舞台,期許他們溫暖的故事散佈到社會各角落,不只溫暖教學現場的老師,也讓家長、關心教育的人士更了解老師的用心與可貴。

「在不可能的環境下造就可能,這就是教育。」主辦單位星雲教育獎指導委員曾志朗院士於開幕致詞,社會變化很快,學術的基礎與應用皆發生劇烈變化,他分享原住民小朋友玩無人飛機,透過一個個問題,如何引導孩子,帶入新思維模式。

合辦單位國立台東大學副校長魏俊華教授代表校長到場致意,感謝佛光山辦理活動,帶動向上提升的力量,把慈悲、歡喜帶進校園,甚至擴散到更多大學。

協辦單位佛光山日光寺監寺慧無法師開示,星雲大師在1967年開山,四大宗旨以文化、教育出發,星雲教育論壇獲得與會大眾的認同,教育、知識值得認真思考,一再聆聽能促成生命的體驗,預祝活動圓滿,一同在教育路上成長。

佛光山日光寺藉由論壇的因緣,捐贈國立台東大學《佛光大藏經.聲聞藏》,由慧無法師致贈,魏副校長、圖書館館長謝明哲代表受贈,臺東大學於受贈後回贈感謝函,表達感謝。

上午主題講師為榮獲第五屆星雲教育獎典範教師蔡淇華,以「素養學習的實例分享」為題演說。他分享,素養學習要有感、有用、有效、有靈,強調「做中學,學中做」的重要性,孩子學習動力需要的不是心靈雞湯,是有建設性的夢想藍圖,一步步陪伴孩子、適性揚才體現活化教學。

下午的論壇以「活化教學‧素養學習」為題,邀請星雲教育獎指導委員暨佛光大學副校長劉三錡委員主持,劉副校長表示,星雲教育獎的核心目標,正是尋找教育現場有熱情、感人事蹟的老師。

新北市立三峽國民中學教師劉遵恕分享,帶高關懷班級孩子動手做,劉老師的夥伴鄭老師放棄國中教職,為了這些孩子創業開公司,訓練他們找到一技之長,從服務中找到舞台、自信,發揮生命的價值。

「佛光山普門中學於民國66年賽洛瑪颱風的風雨中成立,星雲大師期許普中人,要說滿口的好話,要做滿手的好事,要有滿面的笑容,要具滿心的歡喜。」普中是一所住宿型學校,孩子長時間待在學校,教務主任謝毓琳分享,讓學生依自主意願選擇學習的內容與方式,教學活動中時間、師資、課程內容三大面向配合,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課程規劃。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陳美惠教授談及,一直以來保育和經濟兩者難以平衡,希望透過大學專業的注入找到永續、創新模式,讓住在鄉村的居民能以鄉村資源為榮,善盡大學應盡的社會責任。陳教授分享,近十年在社區發展新型態的旅遊經濟、山村林下經濟,讓青年與在地的人共組經營組織,開始在臺灣產生新的就業方式,致力在地連結、人才培育,讓青年被社會需要。

台東長濱國民中學日卡.比洛學務主任2年前離開服務20幾年的新北市,回到故鄉長濱,期待在偏鄉活化教學、活化空間,利用在地的生活素材,引導孩子自我認同,培養孩子帶得走的能力及留在原地生活,對未來的期待,產生歸屬感。透過划獨木舟挑戰、飛魚籃球隊、長鼓原舞等不同性質,讓每個孩子找到可以被認可的角色。

壓軸主題演講邀請張輝誠,以「當代教育新浪潮與學思達」為題,「翻轉教室、翻轉教學」兩大面向分享老師在課堂的轉變與應用。張老師說,未來的學習不在教室裡,學習無所不在,自學能力才是未來的主要能力,習慣餵養教育的孩子,最後只會得到反學習跟反教育。

張輝誠進而說明,翻轉教室能突破空間、突破時間、反覆操練、完整知識地圖、滿足資源教育和補救教學;翻轉學習的課堂從填鴨式的老師解說,延伸到簡單的問答、帶小組討論、讓學生學習表達。張老師創辦學思達,希望刺激學生的好奇心,帶動自學、思考、表達,改變填鴨教育現況,成就未來學習榮景。
12345678910第1 / 252頁
追蹤我們